逾千只私募基金提前清盘 转型量化投资策略求生存
时间:2018-08-13 08:5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陈植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没想到,这次裸泳的私募那么多。”一家国内私募基金负责人赵诚(化名)感慨说。
据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今年以来共有2016只私募基金清盘,其中提前主动清盘的私募达到1092只,到期清算的私募为969只。
在多位私募基金人士看来,股市低迷导致净值大幅回落,赎回压力骤增,叠加对后市不够看好,是今年众多私募基金选择清盘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前主动清盘的私募基金里,不少产品累计投资回报相当可观。其中净值大于1元的私募产品约760只,占比达70%左右。
“与其冒着踩雷风险继续投资,不如提前清盘保留胜利果实,为将来股市好转再发行新产品奠定业绩口碑。”赵诚告诉记者。近期,一系列民企上市公司债券违约或质押股票遭遇强制平仓风险,趋利避害情绪在私募基金界迅速蔓延。
一位选择提前清盘的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过去一年股市低迷令净值持续下滑,导致整个管理团队拿不到超额利润分红,光靠管理费收入难以维系公司运营开支,近期出台的资管新规又令私募基金募资难度骤增,整个团队多方权衡,决定主动清盘避免入不敷出窘境。
“不少选择留守的私募基金日子也不好过,都在向量化投资转型,因为其运营成本较低。”上述私募基金经理直言,部分私募基金也打算利用量化投资策略开启新的融资空间。
生存压力骤增
“宁愿早清盘,只要不踩雷。”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这已成为私募基金经理的自保底线。
上述选择提前主动清盘的私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他所发行的私募产品约定,只有净值触及0.8才被迫清盘。4月初,他的产品净值在1.15徘徊。但当月多家上市公司出现债券违约事件,他重仓的两家上市公司资金链也出现紧张迹象,且下半年均有债券需偿还。
“我担心自己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踩雷者,就迅速召集出资人举行会议讨论提前清盘。”该私募基金经理说,多数出资人同意清盘提议,原因是他们创办的企业也出现资金问题,打算赎回份额弥补企业运营缺口。双方决定在6月底前清盘,所幸并未踩雷,得以全身而退。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家“低配”的私募基金每年至少需要300万元开支,其中投资总监与普通分析师的工资薪酬至少200万元,加之每年100万元办公楼房租、员工出差、日常办公等费用开支。因此一只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至少超过1.5亿元(按年管理费2%收取),才能维系整个团队日常运作。
“由于过去一段时间股市低迷令净值回落,我管理的私募基金资产规模从最高峰的4亿元缩水至1.5亿元,若出资人继续提出赎回要求,我只能被迫关门大吉。”上述私募基金经理直言。
因入不敷出而选择主动清盘的中小型私募基金不在少数。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纳入统计范畴的9835家私募机构里,7724家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不足1亿元,占比高达78.54%;813家私募机构管理规模介于1-3亿元之间,占比8.24%。
“这些私募基金随时可能由于经营费用不足而选择清盘。”赵诚坦言,而在当前民企上市公司债务违约、质押股票强制平仓风险事件迭起、股市低迷的时刻,中小型私募抗风险能力更加弱不禁风。大型私募基金多将资金分散在更多股票,而规模不足1亿元的中小型私募基金主要重仓2-3只上市公司股票,任何一只出现债务违约或强制平仓而价格大跌,都会令产品净值大幅下跌。
而且在资管新规落地后,多数规模不足1亿元的中小型私募基金被持牌金融机构排除在产品代销合作范畴之外,导致其募资困境雪上加霜。
转型量化投资获新生?
不少股票多头型私募基金正向量化投资私募转型。量化投资策略主要以被动持有投资为主,研发运营开支较低,此外量化投资策略追求相对稳健回报,因此其超额利润分红比例也可适度调低,为扩大资产管理规模赢得一定竞争优势。
以贝莱德首款股票型私募基金产品——贝莱德中国A股机遇私募基金1期为例,这款量化投资型私募产品仅收取0.75%管理费/年与10%超额业绩提成,较行业平均水准2%+20%低了约50%。
在赵诚看来,不少私募选择转型量化投资寻求生存发展空间,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今年以来量化投资策略在股市动荡期间收益不错。
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平均收益排名前三的投资策略依次是管理期货、阿尔法策略、程序化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83%、3.47%和1.43%。其中,阿尔法策略与程序化投资均属于量化投资策略。
“因此,不少私募基金想借此赢得FOF或MOM机构青睐,打开了新的募资空间。”赵诚直言。
一位FOF机构负责人直言,尽管今年以来量化投资策略业绩表现不错,但他们的投资标准并未因此放宽。因为量化投资策略同样存在规模效应“痛点”,以市场中性类量化投资产品为例,在股指期货流动性偏弱的情况下,这类产品资产管理规模若扩张过快,反而会给自身造成对冲成本上升与产品收益额外损耗。
“因此我们会先关注量化投资私募在资产规模扩张期间,实盘交易冲击成本、交易效率以及策略收益等关键指标能否持续保持合理水准,才决定是否投资。”赵诚表示。
“这也让量化投资私募陷入两难,一方面他们希望尽早做大资产管理规模养活自己,另一方面又担心规模扩张过快导致业绩下滑。”赵诚直言。